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发布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的通告

文章发布时间:

2024-04-20

浏览次数:210

各二级学院、部门,校直科研机构:

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的通告,具体情况见: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92406.htm。请申请人和二级单位按项目指南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本项目实行无纸化申请,在线提交申请材料的校内截止时间为202451816时,如有逾期,不予受理。

项目简要说明如下,详细信息请见指南:

一、主要研究方向

1. 黄河古贤-三门峡-小浪底联合调水调沙动力提升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2. 暴雨时空变异情势下黄河中游产流产沙演变规律与预测(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3.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对暴雨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4. 黄河流域水库淤积物流化相变机理与高效联动清淤(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5. 十大孔兑风沙水沙入黄通量变化对河道演变复合影响及防控(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6. 黄河宁蒙河段悬河演化动力学机制与水沙调控(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7. 黄土丘陵沟壑区重力侵蚀过程及对流域产沙贡献(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8. 黄土高原调水减沙增汇的植被格局优化配置(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9. 淤地坝系溃决洪水演化机理及风险防控(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10. 黄河下游河床粗化与主槽断面形态演变(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11. 气候变化下黄河下游特大洪灾动力学过程及风险应对(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12. 黄河防洪工程坝垛坍塌险情演化机理与应急监测预警(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13. 黄河下游生态护坡破坏机制与风险管控(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14. 基于组网相控阵测雨雷达的精细化暴雨监测与短临预报(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15. 黄河动床模型悬沙在线监测原理与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16. 河海动力交互作用下黄河河口主支汊交替机制与调控(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17. 冰凌灾害风险评估与凌汛期龙-刘水库联合优化调度(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18. 黄河流域库坝系统渗透破坏孕灾过程与安全防控(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19. 水沙联合调控下生源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及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20. 梯级开发对黄河上游重要生物影响与适应性调控(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21. 河西走廊内陆河湖生态水量调配与效应(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22. 北方季节性河流生态水文响应关系与适应性调控(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23. 乌梁素海等湖泊生态水文功能退化机制与调控(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24. 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小水电开发河流生态水文响应与调控(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25. 黄河三角洲--生态连通机制及调控(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26.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风险分析与安全保障(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27. 面向数字孪生的智能大坝建设关键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28. 黄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回补及修复机制(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29. 石羊河流域灌溉需水智能预报与节水提质增效调控技术(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30. 河套灌区高效用水对水盐循环影响与节水阈值(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31. 黄河水滴灌节水增产机理与调控模式(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32. 新疆南疆灌区节水对盐分积聚的影响与灌排协同调控模式(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33. 黄河中游煤炭开发对河川径流影响及模拟(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34. 华北地区深层地下水演变规律与回补调控(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35. 面向数字孪生黄河的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预测预报模型及集成系统(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36. 基于三条黄河联动的黄河下游河势演变与工程险情预测(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37. 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害堤动物迁移赋存机制及智能预警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38. 黄河流域涉水行为碳汇资源核算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39. 基于多维感知的黄河中游智能防洪四预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40. 高速水流作用下流道混凝土结构劣化演变机理与调控(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41. 水风光多能互补下水电机组调控机制及模型(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42. 黄河上游梯级电站储能工厂容量配置与运行调度(申请代码1选择E09的下属代码)。

二、申请要求

(一)申请人条件。

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二)限项申请规定。

执行《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限项申请规定的相关要求。

三、申请注意事项

1. 项目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依托单位+合作单位1+合作单位2

2.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

3. 申请书资助类别选择联合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黄河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申请代码1”应按本联合基金项目指南要求选择,申请代码2”根据项目研究内容自主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主要研究方向根据项目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方向名称

        校内联系人:王岩超

        联系电话:0543-3190133

                                                                                                                             科研处

                                                                                                                         202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