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时间:
2024-11-20将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
何文兰
群众路线是党领导改革取得成功的生命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实践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伟大成就,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因此,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保障。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当前,容易的改革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此,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将改革进行到底。
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牢牢把稳改革方向。党的领导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的关键。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始终把牢改革的前进方向。既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将改革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又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调动亿万群众的积极性,凝聚改革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党在改革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人民利益出发,主动谋划改革思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常怀爱民、忧民、为民之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从为群众谋利益的角度来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着眼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进行改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牢固树立“抓好改革是本职、抓不好改革是失职”的鲜明导向,在“改革为民”的根本问题上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营造改革氛围。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人翁精神,积极推进协商民主,真正做到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群众的事情由群众商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改革、广泛支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参与改革的机制,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形成敢作敢为、善作善为的良好改革氛围。顺应群众期待,主动抓好改革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发挥改革的组织领导作用,明确各项改革实施的主体和责任,为改革提供坚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保障。坚持“总体谋划、系统部署、整体推进”的重要方法,找准改革的突破点和发力点,对一些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等问题广泛调研,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诉求,精准把握群众所需和改革所向。坚定改革的正确方向和战略目标,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让群众见实效、得实惠。
(来源: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