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文章发布时间:
2025-03-07本研究通过工业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固态13C核磁共振(NMR)实验,系统构建了涵盖褐煤至无烟煤的6种煤阶大分子三维结构模型库。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进行几何优化与退火动力学模拟,揭示了煤阶演化规律:芳香缩合度从褐煤(3环)至无烟煤(10环)递增,氧含量从15%降至2%。进一步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NVT系综,300 ps)解析煤-水界面润湿机制,发现低阶煤因羟基密度(>4.5/nm²)与孔隙率(孔径>50 nm)优势,水分子扩散系数达6.79×10-5 cm²/s,显著高于高阶煤(如无烟煤为5.54×10-5cm²/s)。提出“极性-拓扑”双因素调控理论,为润湿剂分子设计提供原子级依据。成果为煤矿粉尘防治与清洁生产提供了分子级理论支撑,指导开发新型高效润湿剂,可使煤矿洗选工艺能耗降低20%以上,粉尘浓度减少50%,可极大节约全国煤矿年应用成本,同时降低矿工尘肺病发病率,对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煤炭绿色开发及“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图1 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水界面微润湿动态模拟
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该期刊专注于分子结构解析、化学键机制及量子化学计算领域,2023年影响因子为4,属JCR化学综合类Q1分区,中科院SCI二区,是分子科学领域核心期刊。